{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一份来自东莞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请查

年,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监管”目标,以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为统领,推进“三三三,食药监在行动”,强基础,补短板,抓排查,严整治,巩固了稳定向好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的成绩单:

被评为年度工作优秀市直单位、东莞市—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东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等;

通过省特级档案管理目标认定,统计工作连续8年列全省系统第一,政务信息、督查等工作得到省局、市委办通报表彰。

全市系统获市级以上集体荣誉表彰16个,获市级以上个人荣誉表彰35人次。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连续11年列入市十件实事;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食品抽检、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等省、市民生实事提前或超额完成;

食品安全示范市场、示范街建设、化妆品示范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全市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1

这一年

我们坚持协调协同

实现党政同责与高位统筹落实到位

1落实党政同责。

推动出台《东莞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首次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镇街(园区)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评约束性指标,首次开展市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考核评议。

2加强统筹协调。

调整市食药安委成员,由市长担任主任。修订市食药安委工作规则、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组建第三届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年1月1日起履行食盐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3推进合作联动。

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组织举办第二届深莞惠三市药品流通安全监管协作会议,与广州、佛山、清远签订稽查办案与应急处置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惠州、河源、汕尾共商“3+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监管协议。

2

这一年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依法行政与能力建设齐头并进

1充实队伍。

全市系统万人配比率达0.56/,专业比率较年提高2%。

2强化培训。

自办培训班、培训会16期次共余人次。

3完善制度。

制修订制度10项。依法处理依申请公开宗,行政复议宗,行政诉讼宗。

4督查落实。

向分局所在镇街(园区)、水乡五镇分别新增下放职权项、项,累计下放比达73.89%,市镇两级职权更加明晰。

3

这一年

我们坚持相互促进

实现依法监管与高效服务有机融合

1以许可管理促规范。

全市发放食品(含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许可证个。全市核发小作坊登记证家;推行小餐饮承诺制,核发小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张;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39个,核发食品摊贩登记证张。

2以后续监管促提升。

在市镇村三级划定网格个,到位协管员人,开展网格巡查11.58万次,向镇街分局(监督站)提交线索条,由此查办案件35宗。处理商改后续监管任务条,占全市59.16%。飞行检查企业3.14万家次,发出书面整改告知份,约谈重点单位家次。

3以示范创建促带动。

东莞被列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单位,明确东城、寮步、松山湖为我市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试点单位,在全省首建50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场,打造完成8条省(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11个省(市)级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1个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新增餐饮A级单位家,全市B级以上餐饮单位占比37.35%,较年上升10.86%;完成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家,占比37.8%,全市学校食堂实现%覆盖。

年,我市共有“四品一械”单位26.55万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年总产值约亿元,销售总额超亿元。全市“四品一械”企业中,有24家列入市“倍增计划”企业及后备企业,2家入围年东莞市主营业务收入前20名企业名单,6家企业纳税亿元以上。

4

这一年

我们坚持铁腕查处

实现市场整治与违法惩戒有力有效

1着力重点领域整治。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宗,较年增加38.7%,集中销毁假劣食品药品约40吨。2着力大案要案查处。查处了常平镇某地下窝点生产原料来源不明腊肠案、万江詹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厚街镇某商行未取得许可经营药品、销售假药案等重大案件。其中横沥一窝点涉嫌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月饼案,货值达万余元。3着力推进两法衔接。

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条,移送案件15宗,出具假药认定意见18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1宗。

4着力难点问题治理。

对全市个农贸市场及其周边食品店、餐饮店、药店无证经营、未落实索证索票等“顽疾”进行坚决查处,清理无证经营户,发出责令改正份,约谈户次,查处违法销售食用农产品案件18宗。

5

这一年

我们坚持质量并举

实现“互联网+”与技术监督提速增效

1“互联网+”走在前列。网格化智能综合监管平台、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等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系统前列。“智慧食药监”平台入库监管对象11.06万家,市级重点监管企业入库家,平台登记监管记录2.27万条。2监督抽验数量为历年之最。落实省民生实事“食品检验量从每年每千人2批次提高到3批次”,市镇两级投入.14万元,完成抽检批次,完成率.4%,为历年最多。3快检快筛突破百万。落实全市农贸市场快检室三年全覆盖计划,至年共建成家农贸市场快检室。年共快检食用农产品.29万批次,合格率99.78%,处置不合格产品1.82万公斤。快检室及快检总数均为全省第一。4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投资1.16亿的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完成。与省医械所共建的实验室顺利通过CMA认证。

6

这一年

我们坚持预警预防

实现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整体平稳

1加强风险监测与研判。制定《东莞市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研判会商制度》,定期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研判会商会。全市99个药械、化妆品安全监测点,共收集不良反应报告份。2加强应急演练与处置。在全省率先举办食品安全事件(Ⅲ级)应急演练。发送舆情期,发布风险警示5期。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7宗,中毒42人,死亡1人(误食野生蘑菇),均为历年最低。3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圆满完成莞马、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保障36宗,保障餐次15万人次,实现“零事故”和“零投诉”。

7

这一年

我们坚持共治共享

实现对内监管与对外宣教同频共振

1加大企业责任落实。编印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手册,与全市0家食品生产企业签订落实主体责任承诺书。被省局确定为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业务档案建设试点市。全市29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实现出具统一票据。2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处理投诉举报宗。对外公布“黑名单”信息9期、信用信息7期、行政处罚信息18期、食品抽检结果信息40期,倒逼企业守法经营。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官方网站全新打造“能量全天候”专栏;建成首批东莞市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4家、保健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进社区示范点33家;“东莞食品药品监管”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ly/402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