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发改委多次点名松

9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大合作平台的引领带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来取得明显成效,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

期间,国家发改委多次点名松山湖,涉及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对松山湖过去五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予以肯定。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以来,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河套、横琴创新极点为主体的“两廊两点”架构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加快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陆续建成运营,鹏城国家实验室、广州国家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以及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表示,过去五年,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粤港澳合作办学项目加快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实施,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更加便利,在广东参保人数超过28万人次。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的重要时刻,东莞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松山湖正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围绕“四梁八柱”实施框架,加速打造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持续奏响大湾区科创时代强音。

松山湖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及项目进展速览

松山湖科学城: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近年来,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松山湖科学城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

年是松山湖改革创新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已形成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加速构建起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

中国散裂中子源从年落户东莞,到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截至年4月,已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注册用户超过人,完成用户实验课题约项,累计发表论文余篇。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设即将启动,未来的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加速器打靶和靶站功率成几倍数提高,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研究能力,提高实验的精度和实验的测量速度,满足国内外更多用户需求。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自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实验室不断加强实验室顶层设计,已探索形成了“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截至年5月,实验室共引进创新样板工厂项目团队25个,注册成立39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亿元。目前,实验室相关团队正围绕嫦娥5号带回的mg月壤样品开展系列月壤物性及综合利用研究。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完成场地测试,计划年内动工。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办学协议,合作举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年7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项目首栋建筑顺利封顶。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13.0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9亿元,主要包括教学、行政办公、生活服务、产学研、体育馆等建筑。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计划建设为国际性一流水平的大学,预计明年秋季将迎来第一批学生,未来计划招生规模为人,教学管理按照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以及评核标准,确保两所学校办学质量一致。

郑国豪

郑国豪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xc/1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