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如今在东莞,
“友善之城”不是一句苍白的口号,
而是接连涌现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小编先带你看一组数据
数读“友善东莞”■截至年11月,全市累计入选“东莞好人”人,其中,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33人,“广东好人”34人。
■去年以来共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10万多次,服务时数超过35万小时,全面覆盖多名空巢老人,多名残疾人,困难异地务工人员家庭多户
■年东莞向随迁子女提供约3.3万个学位,对就读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在校生给予财政补助,小学生每年每人补助元,初中生每年每人补助元
东莞,在深入开展基层精神
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建设
“友善之城”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座刚刚获得
“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制造业名城
不仅通过文明创建发生环境优化
生态改善的“物理作用”
还发生着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化学反应”
关爱贫弱群体“老有所养,幼有所长”近年来,东莞依托“暖流东莞·幸福城市”工作平台,不断整合社会公共资源,重点关爱本地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其中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点“实现有需求的村(社区)%覆盖”。
东莞市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启动仪式
东莞石碣镇刘屋村首个居家养老服务“微站”成立
不仅要“老有所养”,也要“幼有所长”。针对社会 身穿红十字志愿者服的家长护送学生进校园
此外,东莞还将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做好社会保障服务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全体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得闲做义工志愿服务灌溉城市“大爱之花”日前,东莞举行了“文明城市·携手同行”大型公益徒步活动,吸引了0多名志愿者参加,他们既是活动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志愿服务者,共同浇灌“大爱之花”。
近年来,东莞志愿服务团队不仅承接了大量活动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而且打造了“东莞特色”的志愿品牌活动。一系列如“益苗计划”项目大赛、“公益风尚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朝阳行动”的品牌活动涌现,传递着东莞友善互助的温情,更凝聚起一批志愿队伍。
东华初级中学生态园校区A级梦想班的志愿者给石龙镇敬老院的老人揉肩。
据统计,东莞已经实现镇级志愿者协会、村级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创建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全市注册志愿者89万人,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0%,注册志愿组织5多个,服务项目8万多个,志愿服务成为东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公园以图片、文字的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
如今,东莞志愿服务已步入全民普遍参与阶段,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广大市民心中,“得闲做义工”成为不少东莞市民群众闲暇时的选择,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当前,东莞正迎来志愿服务快速发展阶段,志愿服务不仅有人数及项目的“量”,更是专业及水平的“质”提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思想和行为在莞邑大地蔚然成风。
好人接力赛全民参与演绎“小城大爱”从舍身保护学生的“最美女老师”覃健,到中国十大社工人物、东莞民工服务之父徐祥龄,从横沥到长安,从东部到南部,东莞各镇街、各部门都在接力友善之棒,东莞好人层出不穷形成接力,形成了“好人接力”效应。
保护学生被撞身亡的东莞8岁“拉绳女教师”覃健
据东莞市文明办统计,截至年11月,全市累计入选“东莞好人”人,其中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中国好人”33人、“广东好人”34人……
9月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会见第六届东莞市道德模范代表
9月0日晚,“善行东莞·大爱无疆”第六届东莞市道德模范授奖仪式昨晚隆重举行
“东莞好人”入选名单发布仪式
“好人”们的漫画形象得到东莞市民的热捧
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个个优秀的典型,感染着这座城市每一个人。培育出“好人土壤”,滋养出“好人森林”,演绎一次次全民参与的“小城大爱”。
大力援建创新模式做足:“造血文章”今年,东莞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的劳务协作扶贫援建新模式,促成三师图市与云南省昭通市“联姻”。在东莞的“牵线搭桥”之下,5月10日,广东援疆驻兵团第三师(东莞)工作队前往昭通市深入开展劳务协作对接,并促成与昭通市彝良县签订劳务协作的框架协议,建立两地劳务协作长效机制。
从打零工到年收入近10万,东莞全国首创劳务协作扶贫援建新模式
不仅是云南,无论是千里之外的对口援疆、援藏,还是粤北韶关、粤西揭阳的“双到”扶贫,东莞工作组都讲究深度融合、精准帮扶,做足“造血文章”,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改善。
统计显示,仅年—年,东莞市财政投入援疆资金6.4亿元,占全省财政援疆资金的5.71%;投入援藏资金1.49亿元,占全省财政援藏资金的4.86%。此外,东莞援建干部还创新援建模式,开展了“飞地人才计划”“社工扶志”等项目,传递这座城市的爱心。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梁玉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