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一篇长文告诉你,文化馆建设的东莞方案

昨天(11月28日),《中国文化报》第六版整版报道了东莞市文化馆如何开启文化服务新时代,向全国群文工作者推介“东莞方案”和“东莞智慧”!

理念更先进服务更便捷供给更丰富覆盖更广泛

广东东莞

现代型文化馆开启文化服务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角,掀开了谱写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篇章。在文化馆领域,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正在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面建设理念更加先进、服务更加便捷、供给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的现代型文化馆,砥砺奋进,不断探索文化馆的未来之路。

1

创新办馆之路:新时代必须用新理念

年3月,东莞市文化馆从仅多平方米的旧馆迁到了新馆。一座造型现代简洁、功能布局科学的文化新地标从此矗立在了城市的东江之滨。这座总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文化馆新馆,设有东莞市文化馆综艺楼以及与之配套的东莞非遗展览馆、星剧场。

东莞市民艺术中心

东莞市文化馆新馆的落成,体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寄托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满腔期待,也给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倒逼着东莞市文化馆加快从传统型文化馆向现代型文化馆的转型。

为了让这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文化馆切实发挥出文化引领作用,新馆启用以来,东莞市文化馆人自我加压,创新思维,创新办馆,以建设现代型文化馆为定位,以更均衡、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在场馆运营、免费开放、活动开展、品牌打造、群文创作、非遗传承保护等各个方面狠下一番功夫,一年多来,各项工作全面开花。

东莞市文化馆之大众美育馆

以场馆运营为例,为了让功能场所发挥最大作用,东莞市文化馆综艺楼、非遗展览馆、星剧场三大场馆根据功能需要,细分为非遗区、培训区、演艺区、创作区、数字体验区、活动区、展示区、服务区八大功能区域,打造成“一站式”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空白区域都进入了东莞市文化馆人的视线,被纳入到整体功能布局规划中,形成“1+N”功能区域的综合利用。例如把艺术长廊打造为兼顾休息、阅读、展览的区域;把剧场打造成兼具小剧场、培训室、舞蹈室等功能的场所;利用空白墙体、闲置空间、转角空地等打造了展览空间、休闲阅读区、文化艺术空间等,让场馆功能设置丰富充实。

东莞市文化馆还依托数字技术,将各个功能区域布置成为数字化的摄影、舞蹈、书法、电子钢琴等互动教室,安装了数字大屏、查询取票一体机等数字设备,共同组成了数字文化馆。所有这些,在现代型文化馆的理念指导下,全部面向市民开放并提供多元服务。

“左手写反字”右脑书法体验班

以新馆为阵地,零散的服务得到了整合,原有品牌活动得到了升级,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四季、文化年历等品牌活动,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视野和空间,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零门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中,“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推出了“学、演、展、诵、谈”五大项目共25个品牌,全年举办培训、演出、展览等活动场以上;“年东莞文化四季”按四时更替,依次推出“音乐舞蹈季”“非遗季”“青少年艺术季”“戏剧季”4个主题艺术季;“东莞文化年历”围绕全年37个传统文化节日或重大纪念日策划开展了60多场活动。

插花艺术培训

这样的办馆思路的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老百姓的口味每天都在变,我们不能再固守旧的工作模式,必须要用新理念指导工作。”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说,以前的人只要有演出就行,现在的人不仅要看,还要演;以前的人满足于看综艺晚会,现在的人喜欢独特的有创意的节目;以前举办古琴音乐会无人问津,现在一票难求。“这说明市民的文化素养在提升,分众化的需求在扩大,只有与时俱进,了解他们的需求,更新我们的服务,文化建设才具有生命力。”

在东莞市文化馆的带动下,周边区域从原来的城郊地带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区域,一大批居民小区先后建成,去文化馆度周末逐渐成为东莞人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人流的增多,东莞市文化馆被“投诉”的次数也多了:抢不到公益培训学位了,有人“投诉”;没地方停车了,有人“投诉”。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崔臻和笑着说,原来大家觉得旧馆“小”,新馆“大”,结果现在觉得新馆还是“小”了。新馆越办越小,市民的心越来越大,这是好事,说明文化馆的工作发挥了作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文化馆了。

2

开门办馆之路:扩大“朋友圈”,变“独唱”为“合唱”

“东莞非遗墟市非常好,大家都知道东莞是制造业名城,非遗墟市展让大家看到了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在亚马、莞马活动上充分对外展示东莞形象。”11月24日,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巡视万科·第16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暨东莞国际马拉松博览会现场时,对东莞非遗墟市作出了高度肯定。在当天的博览会现场上,东莞市文化馆在非遗文化展区展出了1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包括莞香制作技艺、麒麟制作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现场人潮涌动,这是一次非遗与马拉松的跨界合作。

市领导吕业升、梁维东称赞非遗产品精美有内涵,寄语代表性传承人加强带徒授艺。

在此之前,东莞市文化馆已促成了“科技+文化”“茶叶+文化”“服装+非遗”“家具+展览”等方面的合作,还将开展“家具+非遗”等合作,前景广阔。

东莞非遗亮相广东时装周

“东莞市文化馆是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我们把门打开,跟各行各业的人接触、握手、融合,把他们拉进文化馆的‘朋友圈’。”黄晓丽说。

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着东莞改革开放以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城市精神,更集中体现着东莞市文化馆人开门办馆的文化自信与追求。东莞市文化馆人认为,只有开门办馆,才能创新办馆。立足现代型文化馆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东莞市文化馆打开大门,不断加大对镇街的支持力度,促成市镇联动,同时,与社会谋合作,大胆进行各类跨界合作,变文化馆“独唱”为“合唱”。

年,东莞市文化馆发挥市级龙头馆作用,开展了市镇共建品牌行动,挖掘常平戏剧周、“爱在东莞”年东莞市产业工人新春歌会等11个具有示范作用的镇(街)群众文化项目,与当地文广中心进行共建,集中市镇优质的平台、资源,帮助镇街品牌加速成长、提档升级。

东莞市文化馆积极与社会力量合作,通过社会采购、公开招募、资金补贴、场地支持、宣传支持等方式,发动企业、社会文艺团体及人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东莞城市艺术空间、大众美育馆系列活动、东莞市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等项目,均由优秀的文化企业或社会团体、个人提供服务,东莞市文化馆作为主办单位对服务提供者给予资金、场地、培训等扶持,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又如文化四季之青少年艺术季,年青少年艺术季推出十六大主题多场次活动,共有45家社会组织、企业参与,以40多万元的项目预算撬动了社会资金近万元。

年东莞文化四季之青少年艺术季开幕现场

在与社会各界合作的过程中,东莞市文化馆尤其注重引导社会力量践行慈善公益文化,打造“爱心文化馆”,推动爱心文化成为城市公益行动的标杆,开风气之先。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率先在广东引进了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心目影院”,成立了东莞市文化馆“心目影院”。这是一家专门为视障人士开办的电影院,通过语言描述电影中画面信息部分,让视障人士在“听电影”中加深生活体验。“心目影院”启用以来,通过每周为视障人士讲一次电影的方式,保障视障人士的文化权益。

例如,东莞市文化馆联合东莞市残联、广东狮子会、东莞市天柱慈善促进会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东莞星星联盟”,打造自闭症儿童文化帮扶平台,用心呵护“星星儿童”的身心健康,先后举办了星星儿童手工和绘画作品展、融合超市、星星儿童文艺演出、星星儿童体验互动游戏、“掀起你的盖头来”大画幅摄影展等多项活动。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将目光投注到环卫工人群体,举办“献礼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为多名一线环卫工人量身定制了长期的系列文化培训课程,跟踪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xw/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