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大东莞
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
让全球瞩目
日前,英国《卫报》网站发表报道指出,将科技创新视为地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世界工厂”东莞,有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近年来,东莞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统计显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珠三角九市第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突破50%,内资工业增加值、一般贸易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均超四成。
东莞将与广深
在全国科技领域领先
去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迅速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创新走廊建设,推动东莞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在此背景下,《卫报》在报道中预计,东莞将与广州和深圳一起在全国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去年东莞出台了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计划等行动计划,发布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规划和中子科学城概念规划,并启动广深高速创新资源带建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也推动东莞创新主体、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据统计,全市高企数量预计从家增至家,新增高企后备企业家,总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11个、省创新科研团队5个、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名;此外,与北大、清华等38所知名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共建名校研究院。此外,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进入全省首批启动的4个实验室行列,全市企业研发机构全年获省资助达6.2亿元,也在全省地级市中大幅领先。
加快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也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东莞去年推动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增长37%。专利质押融资62.8亿元,占全省专利质押总额的58.2%。境内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增至43家和家。企业通过IPO、增发、发债等累计融资.5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升至20%。
不仅如此,在面临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历史性跃升的重大战略机遇面前,东莞年“市委一号文”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东莞方案”,并作出系统部署。
其中提到,东莞要推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建设,依托散裂中子源项目高标准打造中子科学城,加快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将按照“两核一轴十区”“一带一郊野公园”的空间规划,打造大装置创新中心和复合城市中心,提供国际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品质,努力将中子科学城打造成为适宜创新、吸引全世界科技精英栖居的高品质社区,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的科学之城、创新之城。
从“世界工厂”到“智造之都”
东莞在腾飞
东莞在崛起
英国媒体点赞东莞
再一次生动地说明了
我大东莞的实力是杠杠滴
当然
这背后是东莞拥有
强大的产业基础
强大的城市包容度
以及日益提升的城市品质
说东莞富可敌省不为过
年东莞实现GDP.12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
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其实,
东莞的GDP比不少省份还要高!
说东莞富可敌省不为过!
华为、OPPO、VIVO都在东莞
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3.56亿台,
主营收入增长28%。
华为、OPPO、VIVO手机出货量,
稳居全球前六。
28个镇全部入选全国千强镇
年,东莞28个镇
全部入选全国千强镇,
13个镇入围前名。
虎门、长安GDP
进入亿元俱乐部。
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去年,东莞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实现“四连冠”!
这一荣誉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
含金量最高和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
打造“中国硅谷”
去年,广东省提出打造“中国硅谷”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深圳湾创新总部基地、东莞松山湖、
广州科学城等关键节点像珍珠一样,
串联起中国南部
最具活力和创新的都市带,
而这个创新都市带的中部脊梁正是东莞。
滨海湾新区横空出世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平台,
年10月,滨海湾新区横空出世。
东莞将把它打造成
全省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极、
引领东莞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战略支撑。
东莞人口吸引力居全国前列
百度地图发布的
《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
选取了中国内地49个主要城市,
通过大数据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等指标。
报告显示,
人口吸引力指数Top10的城市分别是:
深圳、北京、广州、上海、东莞、
重庆、苏州、成都、杭州、郑州。
东莞更加开放包容
东莞将实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5年
且办理居住证满5年为入户条件的
居住社保入户政策。
“十三五”期间,
全市努力实现50万左右非户籍人口落户。
东莞将放宽八类重点群体的落户限制,
优先解决非户籍人口存量问题,
进一步放宽外来务工人员落户限制。
年,东莞将全面爆发!
快来看
这个视频有“彩蛋”哦~
??????
祝福东莞越来越美好!
一起为东莞点zan!
一起为东莞打Call!
消息来源/记者刘耕综合整理
专题编辑/李芳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