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早上5:20,从昭通火车站驶出的专列“昭通东莞”K次列车,搭乘名昭通务工人员顺利抵达东莞火车站返岗复工。
2月下旬的东莞,阳光明媚。在疫情的阴霾之下,这座城市的制造业正在逐渐复苏,但仍在全力呼唤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回归——人。
百度迁徙大数据显示,自2月8日以来,东莞连续多日成为全国人口迁入前三的城市,有8天高居第一。
这还不够。为了缓解制造业的用人之渴,东莞正积极主动地去“抢人”:通过专列、专巴,从各地将务工人员“点对点”地接回东莞。
2月22日上午七八点钟,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司琪带队出发前往云浮对接当地人社部门,当日傍晚对接专巴将回到东莞,此行共从云浮、肇庆接回员工人。在同一天,贵州习水与东莞人社部门协作,由输出地安排18辆大巴将习水名员工送回东莞,全程警车护送。加上乘坐四川、百色专列返莞的人,一天之内,东莞从省内外接回了超过名员工,这也是东莞“抢人”最多的一天。截至目前,仅东莞人社部门通过开辟了员工返岗“绿色通道”,开展跨区域“点对点”输送员工约1.5万人。另外,还鼓励企业自主接回,政府政策支持,对企业专车、专列接回的给予补贴,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抢人”的背后,展现的是东莞的政府部门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要化“两难”为“两全”的担当。“抢人”体现城市的进取心有文章说,全国分为两个区域,防人的和抢人的,东莞显然属于后者。这座制造业城市正在加速复苏,努力去夺回“失去的一个月”,而劳动者的回归是关键。官方数据显示,年东莞常住人口为.22万人,户籍人口为27.6%。在东莞的外来人口中,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和数十万的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石。怎样让这些人早日回来?厚德务实的东莞,选择了主动迎接。早在2月16日,东莞就从云南昭通市包车接回了员工。东莞市人社局主动对接对口帮扶地区和主要劳务输出地的人社部门,在摸清楚了这些地方因疫情原因暂未返莞的员工情况后,分镇街、分企业登记造册,再以包专车、专列的形式“点对点”地接回东莞,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两地人社部门的大力协助,我们的员工不可能这么快就平安顺利地回到东莞。”东莞市协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亚东说。2月19日,有两趟专列来粤,从广西百色到广州的专列D,免费运送名百色籍务工人员,赴东莞的有人;从昆明到广州的专列D,车上名员工中,前往东莞工作的就有人。▲司琪在接员工时候还当起了专巴的“售票员”,将专门定制的车票,发放到云浮的务工人员手中截至目前,仅东莞人社部门通过开辟了员工返岗“绿色通道”,开展跨区域“点对点”输送员工约1.5万人。在信息化精准对接方面,东莞人社局也做出积极探索,一方面,通过比对社保信息系统参保数据,精确筛选出的省内返乡务工人员信息;另一方面,集中技术骨干,仅用两天时间就开发出了“欢迎返莞”功能应用,并于2月20日在“东莞社保”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