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绚烂美丽,校园因传统文化而魅力四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秉承光正教育集团提出的“以诚心服务社会,以爱心培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极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建设校园文化
美化育人环境
学校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建设,走进光正校园,国学文化长廊、传统美德文化长廊、英雄楷模文化长廊、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党建文化长廊、艺术文化长廊,营造了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的柱子上,张贴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理念,以及从《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左传》《增广贤文》等传统文化优秀典籍中摘录的经典名句。“让每一面墙壁都能够说话”,每个空间都成为了传统文化育人、塑人的活教材。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环境育人的教育作用。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优秀文化
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以播种”亦有对此解释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学校积极响应《茶山镇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传承国学经典,渗透在语文课、道法课、早读课、午读课等教学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语文课,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占到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要求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篇章能够熟读、记忆、理解,并做到活学活用;道法课,将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领;午读课包含有练字课,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营造文化氛围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彰显学校特色。国学朗诵、粤剧进校园、大型历史情景剧等,不仅是学校常年开设的第二课堂,并且会开展历史情景剧表演比赛和登上大型元旦迎新晚会的舞台,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在年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东莞赛区比赛中,东莞市光正实验学校和香港长洲官立学校学子携手,共同演绎经典国学朗诵,喜获大奖。“学以致用是关键”,这些都是光正学校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开展的各项国学教育活动,渗透着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理念,有了经典国学的引导,国学知识的侵染,营造了国学文化氛围,为光正学子的发展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包含了“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引导激励、人人参与为原则,不断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真正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总体育人目标。
结束语: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