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东莞书法最高奖鳌台书院奖东莞市第九届

作为东莞书坛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具艺术性和学术性的全市书法篆刻大赛,自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成功举办了8届,至今近逾三十载。今届(第九届)大赛共评出入展作品件,其中金奖5件、银奖10件、铜奖15件,另评出入展提名作品件。

为更好地了解到各位获奖作者本身的学习心得、技法取向和创作体会,现特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东莞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品功先生对获奖的30幅作品作一系列的点评,借此推介东莞书法家的艺术风采和才情,分析创作中的得失与不足,借此不断提高作者自身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促进创作与学术批评的同步发展,为梳理东莞书家群体临创方向构建一个更好的宣传和展示平台。

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年6月19日

东莞书法最高奖“鳌台书院奖”东莞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系列点评(之一)

金奖作品

一目李伟根之小楷所书“鳌台书院记”,取法唐人用笔灵动轻盈而不失厚重,结构侧媚多姿又不失端庄的特点,又现二王书风“明月入怀”之雅致,势巧严密,揉和赵孟頫方笔和汉隶之圆拙;石涛所谓“一画即万画”,从简中透出繁,又从繁复归于简,这即书之大道,东坡又言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故得静雅的抒情与内心的沉潜,在追求严谨与自由的平衡之中,力求章法出新而风格独具,以我笔书我心;形式上以做旧、残之古拙,衬托出作品的静穆之意和率真性情。

李伟根作品(行楷书轴)

二视陈家艳之草书,以杨维帧之笔意铺陈,洋洋洒洒,自得率性之乐;字里行间,看似无法,却有一股行云流水之意;结字奇正多变,字形大小悬殊,笔道粗细轻重,墨色浓淡枯润,章法跌宕起伏,似乱石铺街,气势豪放雄宕;兼多习陆俨少旁参苏、米以畅气和增势,又摄几分八大山人之意趣,行笔轻松自如,不矫做作,一吐为快,当属难得之作。

陈家艳作品(行草书轴)

三观梁越强之隶书楚帛,以广武将军碑、秦汉简为取法对象,采用“平画宽结”构字,间以摇曳跌宕之姿;篆籀笔法,枯润相生,高古苍茫,不事修饰,一任自然;既得高古静穆之拙朴,又宗出温雅晋韵之路,形式为上,技巧取胜,如脱去内心固守,放任自流,当出更佳之意趣。

梁越强作品(隶书轴)

四赏梁霞之诸印,则从宋官印风格入手,吸收古人九叠篆印的精髓,注重线条的铸铜质感和印石的平面构成,表现时代之气息,力求彰显个人风格;或取白石印风,单刀直入,爽快流利,又屏息杂念,注重一气呵成,重视敲边环节,力求刻出新意;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印风渐变,师古而造化。

梁霞作品(篆刻轴)

五阅彭阁名以章草大写鳌台书院门联,偕鳌台书院重修记为中堂的传统型章法,融入魏晋之风,力求厚重圆润、雄浑朴拙之气;与古为徒,博今采之众长,求章法奇然,得温文、敦厚、宽博与高古玄远之神韵,法度严谨而高古,融篆籀气自天然,力谦卑为怀,上下而求索,当得妙趣横生之意。

彭阁名作品(草书轴)

书虽小道,亦是大道。书法之深,可深不可测;书法之浅,可青蜓点水。艺术之见,见人见智,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故上述之评,纯属一家之言,乞盼与诸君批评共勉。

丁酉年榴月急就于可园北路

编辑:东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处

审核:黄品功

录入:叶伟杰









































法国敏白灵
广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ly/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