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注意啦
生活垃圾分类来了!
具体怎么推进?
年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
暨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干货满满
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
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年内,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莞城街道、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南城、东城、万江三个街道30%以上的社区(含党政机关、商场、企业、餐饮单位、住宅小区、自建房、公园广场等所有区域,下同)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其他各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农村实际情况,分别在中心区和1个农村(社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制度。
年底前,南城、东城、万江三个街道80%以上的社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各镇的中心区和1个农村(社区)分别推进80%以上的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年底前,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和四个街道完成示范片区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镇的中心区和1个农村(社区)分别完成示范片区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东莞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样板。
住宅小区“楼层撤桶”
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是推进实现生活垃圾的前端减量、中端规范转运和末端分类科学处理。为此,我市将按照生态链的思路,全面建成若干条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生态系统。
根据国家、省相关工作指引,我市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四分类”标准,分类标志颜色分别对应蓝色、红色、绿色、黑色。
年第二季度起,示范片区启动住宅小区“楼层撤桶”“收集点改造”及“定时定点投放”,该项工作莞城街道、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年底前全面完成,其余镇街根据示范片区建设进度推进。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运输,推行“桶车同色”“标志明显”分类运输,提倡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中转压缩效能、采取源头滤水滤油等,实现运输环节减容减重。通过中转站新建及升级改造,实现各类生活垃圾收贮、分类、中转等综合功能。此外,将针对性建设完善“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处理系统”“有害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大件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园林废弃物收运处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做好有力的硬件支撑。
知多D
第一大类| 可回收物
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子废弃物类等。
可回收物纸类报纸、纸箱、图书、杂志、药盒、广告纸、办公用纸、洗净的牛奶盒等利乐包装、洗净的饮料盒、纸杯等。
可回收物金属类易拉罐、罐头盒、金属厨具、金属餐具。
可回收物塑料类塑料饮料瓶、塑料油桶、塑料盒、塑料餐盒、泡沫塑料、洗净的酸奶瓶、牙刷、塑料拖鞋、塑料玩具等。
可回收物玻璃类玻璃瓶罐、平板玻璃、镜子等。
可回收物织物类布娃娃、书包、桌布、衣服、窗帘等。
可回收物电子废弃物类电视机、电脑、空调、电风扇、洗衣机、冰箱等。
第二大类| 餐饮(厨余)垃圾
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的垃圾。
第三大类| 其他垃圾
除可回收物、餐饮(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品袋(盒)、废弃保鲜膜、废弃纸巾、废弃瓶罐、灰土、烟头、宠物粪便等。
第四大类| 有害垃圾
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药品等。
市民可通过
“”城管服务热线
随时反映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
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哦~
出品:东莞时报新媒体
来源:东莞日报
图文值班编辑:王飞
▊往期丨精选(戳下方图片)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