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提高青年人才落户占比广州日报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m/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昨天下午,记者从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根据《规划》,到年,东莞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达到万人。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东莞将通过人才政策、教育、交通、养老等多方面优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东莞,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以人口转型发展促进经济产业转型,以经济产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发展。

到年东莞常住人口达万人

《规划》提出,到年,东莞人口规模稳步增加,人口素质不断改善。

具体来说,年,常住人口达到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达到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提升至37.5%;年,常住人口达到万人,户籍人口达到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提升至42.2%;年,常住人口达到万人,户籍人口达到万人,占比提升至46.3%。

同时,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人才红利机制建设成效显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目标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

从远期来看,东莞人口转型发展初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之都”。

制造业从业人员占比不低于40%

《规划》提到,提高青年人才和紧缺人才落户占比。大力引进应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毕业生落户东莞市,留住在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积极促进莞籍在外大学生回归;建立紧缺产业人才目录年度发布制度,科学制定紧缺产业人才目录,为高技能人才落户提供依据。

保持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地位。坚持制造业立市,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机器替代人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保持制造业整体从业人员规模在适度合理水平,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40%。加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紧缺产业的青年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引进力度。

此外,激发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活力,落实国家放宽港澳人士执业限制的政策措施,为来莞港澳人员提供包括就业、居住、社保、出入境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规划》要求,继续吸引和培养适龄就业人口,积极发展外源性劳动年龄人口,争取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和人口活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至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保持在84%以上,年和年分别保持在82%、80%以上。

户籍人口增长提速人才规模持续扩大

年以来,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进入低速平稳增长阶段,由年的.48万人增至年的.22万人,年均增加2.1万人,年均增长0.25%,低于~年间的2.46%平均增速。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介绍,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占珠三角九市常住总人口的比重呈下降状态,人口流入趋势有所减弱。

不过,东莞常住人口规模趋于稳定;户籍人口增长提速。自年开始,东莞市户籍人口加速增长,年户籍人口达.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为27.6%。东莞市户籍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机械增长,年新增户籍人口20.28万人,超过八成来源于机械增长。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表示,东莞全市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20.56%,比年提高13.56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中受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人数为人,比年增加人;年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3年,分别比年、年提升0.87年和0.2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位列全省第三。

人才规模也持续扩大。~年间,全市人才总量由万人增至.3万人,年均增长15.7%;高层次人才由8.48万人增至12.6万人,年均增长21.9%;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由.6万人增至.5万人,年均增长13.7%;专业技术人才由17.6万人增至23.3万人,年均增长15.1%;持有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人才由20.4万人增至34万人,年均增长29.1%。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各类人才载体的建设

将有利于东莞引才

受农业转移人口日益减少的影响,从年起,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入缓慢下降通道,东莞市外来人口在源头上将受到挤压。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今后仍将是吸引转移人口的主要承接地。然而,由于东莞市处于广州、深圳之间,东莞市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周边中心城市的挤压。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东莞市既面临湾区中心城市对高端人才的竞争,也面临节点城市对技能人才的竞争。东莞市处于广深港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承载区,区位优势明显,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实验室体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各类人才载体的建设将有利于东莞市吸引人才。

国家新型城镇化由量向质的转变,有利于东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同时也会加大公共教育学位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压力。

人口转型发展

促进经济产业转型

根据年广东省1%人口抽样统计数据,东莞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列珠三角城市第四,低于广州、深圳、珠海;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位列珠三角城市第六;在人口受教育结构方面,东莞市初中学历人口占比最高,超过四成,是珠三角城市中三个初中学历人口占比超四成的城市之一。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分析认为,东莞市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了低劳动力成本、大规模外来年轻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形成了目前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劳动生产率偏低、传统产业增长乏力、高端要素集聚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对东莞市发展模式产生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分析认为,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人口转型发展促进经济产业转型,以经济产业转型带动人口转型发展。

《规划》关键词

人才

《规划》提出,大力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打造适合东莞市发展特点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对在莞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给予财政补贴。

教育

谋划高水平高等教育建设。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在莞高校提质建设,争取国家支持,高起点谋划大湾区大学,探索引入世界一流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中心

强化“三心”集聚作用。加强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心”之间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联系,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常住人口密度。至年,“三心”常住人口占全市比例达20%以上。

交通

强化交通对人口发展的疏导作用。全面整合各镇公交资源,形成以六大片区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年、年、年,中心城区机动化公共交通分担率分别达到60%、63%、65%以上。

医疗

提升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年,千人床位数达到4.8张,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8人;年,千人床位数达到5张,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人;年,千人床位数达到5.2张,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人。

养老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养老、医疗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年,千人户籍老人养老床位数不低于35张。

住房

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明确中长期住房建设目标,加大住房供应,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xc/1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