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莞市资讯
东莞市古人
东莞市新闻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小吃
东莞市地理

游古村转秋千莒县东莞镇这届民俗文化节

游古村、转秋千、赏潍河、看表演,4月5日到7日,第二届潍河源清明民俗文化节在东莞镇赵家石河村举办。

这届清明民俗文化节由莒县文化和旅游局、东莞镇党委政府主办,东莞镇赵家石河村、莒县潍河源生态合作社承办,莒县文化馆、莒县中联水泥等单位协办。

民俗文化节上,精彩的文艺演出让附近村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大饱眼福。古典舞蹈《春语》以典雅清新的音乐、幻化多变的造型和轻柔舒展的舞姿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美猴王的扮演者在台上惟妙惟肖的动作,引得小朋友们捧腹大笑,阵阵喝彩。

美猴王扮演者: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吗?

观众:好

美猴王扮演者:大家上午好吗?

观众:好

美猴王扮演者:俺老孙祝你们身体健康、万寿无疆、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四川川剧变脸也在这届民俗文化节上一展风采,艺术家们边表演边和台下的观众朋友们互动,让观众零距离接触了神奇的变脸艺术。

杂技《晃管》让观众惊叹于表演者精湛的技艺外,也为表演者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精彩纷呈的表演让附近村民和游客过足了戏瘾,也增添了假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游客:我这从城里来的,赶上了民俗文化节了,唱的挺好看的,这不抱着孩子来看。耍狮子的,跳舞的,魔术都很好,都很好看,确实很好看,孩子都不愿意走了,在这儿看着。

除了精彩的表演外,莒县文化和旅游局还组织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来“赶大集”,宣传推介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老虎、虎头鞋、毛猴、石画、微型家具、书法一笔双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亮相清明民俗文化节,深受游客喜爱,拉近了传统文化同社会大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一种现代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

莒县虎头布艺传承人单永美:今天是清明节,咱县组织我们搞这个非遗文化遗产传承。我们卖布老虎、老虎布鞋,卖的很好。

“双钩书法”,是指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此法源于唐代,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原样,勾勒出空心字,然后再填上黑墨,以使观者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后来这种摹写方式成为了人们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并发展成为我国璀璨的书法艺术瑰宝,“双钩”乃书法术语。

一笔双钩代表性传承人罗明海:我来自莒县浮来山街道大薛庄村,今天东莞镇清明节搞一个非遗活动,我也来参加了,现场还卖了不少作品。

清明节,荡秋千是莒县北部乡镇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莒县北部的碁山、东莞等乡镇自古就有“转悠千”的习俗,村民自发聚在一起荡秋千,以示避灾驱邪,转运兴旺。据了解,秋千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朝,一直延续着。当地人介绍说,每年到了清明节的时候,都有个说法“荡一荡顺三秋”。每年到这时候老百姓就来荡秋千,荡秋千就是祈福纳财,祈求一年的好收成,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今年的东莞镇清明民俗文化节上,秋千吸引了附近村镇的男女老少争相“上架”,荡的乐、转的欢,让老百姓体验了一把传统文化魅力,享受了一个“别样”的清明节小长假。

附近村民:打这个秋千很好啊,六里地赶来的打秋千,打秋千很好。

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是鲁东南罕见的石头部落之一,当地90%以上的房屋由石灰石垒砌而成,最早的古院落距今已有余年,现在还是国家级传统村落。据了解,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走进赵家石河的民居,黑黢黢的木制水桶、老实的家具、炕台古朴的摆设、墙壁的泛黄的纸画,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

游客刘霞:今天我们是从诸城赶过来的,听说文化节办的不错,参观了几个民居,很有特色。

要说在民俗文化节上,最忙碌又最高兴的一群人,当然就是赵家石河的村民了,他们利用民俗文化节的时机,摆个小吃摊,出售个纪念品,一天下来,也有个不菲的收入。

莒县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村民郝爱美:今天搞这个活动吧,我来摆来卖这个产品,丹参茶,还有老酱,还有一些花草卖的挺好的,卖了多元。

莒县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村民赵久甫:搞的这个活动很好,演出的很精彩,给咱庄里了很大的好处,卖的东西都卖的很好,很畅销,节目也唱得很好,很精彩。

莒县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民:我今天赶这个集来卖烧饼,卖的还可以,还可以,我就是本村的,卖了有四五十份了。

记者了解到,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是日照市第九轮包联工作中市科协的包联对象。全村在市科协的帮扶下,自年下半年开始紧抓乡村旅游和生态保护,以“文化+旅游”的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目前为止,已经花费一百余万元对古石板房屋和自然生态进行了修缮和维护,成立了家庭生态农场,在村里开辟茶园20余亩,大枣、葡萄、樱桃等采摘园余亩。

我们坚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推进,民俗文化节一届接一届的举办,未来的赵家石河村必将成为我县乡村旅游的又一个好去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guanzx.com/dgszx/685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