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东莞这个民俗吗?据悉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啦,要不要来感受一下!
康王宝诞是广东省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是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一年一度为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而举行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等盛大的民俗活动,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以祈求平安好运,康王宝诞这天,全村男女老幼,锣鼓喧天,“抬康王”全体巡游,以祈求全村的平安好运。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壮观应数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塘尾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时至今日塘尾村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仍保持原汁原味。
“康王宝诞”表现的是隆重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活动,最主要的活动程序包括:初一解秽、出位、沐浴、更衣、壮行、巡游;初二至初六供奉拜祭;初七赞寿、出巡、答地头、安座等一系列活动,还有千人宴和“神灯”竞投等活动项目。
其中康王出巡活动最具特色,分初一和初七两次。康王出巡时由数百人组成的巡游大队铜锣开道,鼓乐齐鸣,沿这座有着余年历史的古村,走上大大的一圈,全村男女老少,前后簇拥,浩浩荡荡,异常热闹。七月初七的出巡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开始,巡游活动大体与初一程式相同。
而初七晚上的“千人宴”和“神灯竞投”活动则把一年一度的“康王宝诞”活动推向热潮,而一年一度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也随着三只神灯的成功投出正式落幕。
以村为单位进行巡游,涉及横山、田边、燕窝、中坑、塘尾、埔心等村,目的是祈求康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文革期间,康王宝诞一度停止,直至改革开放后的年,“康王宝诞”民俗节日才得以恢复。作为村里特有的民风民俗,在东莞乃至广东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被誉为岭南地区明清民俗的“活化石”。
其中在塘尾古村内举行的文化展演活动,不仅能欣赏古村的自然风貌,还能同时看到粤剧表演、太极拳演练、现场书法即席挥毫、摄影展示、古筝演奏、茶艺品鉴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不仅能看、能听、能写,还能吃。活动期间将在塘尾古村门口对面马路及古村落对面停车场旁绿道举行“寻味石排”塘尾村首届民间美食展及集市活动,组织石排“十大美食”“十大小吃”获奖商家、食品、农副产品及农村妇女制作的本土特色食品参展,集中展示石排丰富的农贸产品。
“康王宝诞”现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石排拥有塘尾明清古建筑群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提升了这一民俗活动的影响力。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